2019年1月7日 星期一

投稿論文被雜誌社拒絕怎麼辦?



投稿論文被雜誌社拒絕怎麼辦?

作者:陳天心

基本上除非你寫論文完全不投稿,基本上不可能不收到reject letter。

我每個月至少都收到2封以上的reject letter:

案例1

Dear Dr Chen,

Your paper has now been evaluated by a XXX Editor, outside Reviewers and the Board. Unfortunately, we have decided not to accept your manuscript for publication in XXX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submitting this interesting manuscript to Circulation Journal.

案例2
Dear Drs:

Unfortunately, Editors found several serious concerns in your manuscript. Thus, we quite regret to inform you that the priority of your manuscript is not sufficiently high for publication in the Circulation Journal.
I know you are disappointed by our decision. We are currently receiving a large number of manuscripts and some valuable manuscripts must be rejected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 of journal space.

案例3
Dear Dr. XXX:

Thank you for giving the XXX editors an opportunity to review your manuscript,

Although your topic is an interesting one, I am sorry to tell you that we have decided to decline your manuscript for publication in XXX. Two editors, one from XXX and one international editor, read your paper.

關鍵字還不是reject,通常最常看到的都是unfortunately, although, decline這些字,只要看到這些字大概就知道被reject了。

問題來了,收到信你該怎麼辦?

其實會寫這篇文章,最主要是最近有團隊的人,有收到到reject letter,但是不知道該怎麼辦?

1. 立刻在當天投稿出去:
這是一個絕對沒錯的方法,論文其實還是要發表對吧?那趕快投到下一本,其實就是一個絕對沒錯的方法,讓論文一直處於被審稿的狀態,不要浪費任何一天,其實我都會跟我合作的夥伴建議,當你籌公submit的那一天,同時間就可準備下一本的投稿,包括創帳號,按照該雜誌規定的form修改論文,作者先輸入好(如果可暫時存擋?),只要被reject,趕快投出去。

高分期刊常常不會浪費各位的時間,在投稿的3~14天內,會有快速reject的機制,這時候通常也不會給你reviewer的意見,通常是editor看過而已,所以快速投稿出去,絕對沒問題。

但是很多人會很困惑的是,如果雜誌社reject你的投稿,但是又給你一大堆的建議怎麼辦?

2.到底要不要按照這個reject意見修改?我建議這個問題的回答,這個時候投稿期刊,我建議你把投稿當作應徵工作,如果這家公司拒絕你該怎麼辦?又跟你建議一大堆事情,那怎麼辦?這時候很多人都會很困惑,當然是趕快去找下一家公司去面試啊,這家公司建議的不一定下一家公司也會在意。所以被reject了,當然最重要的趕快去投下一篇。

唯一我會覺得各位可能需要按照雜誌的建議修改,就是這篇文章被reject很多次,而且每次都給類似的建議,而你又實在很想投這個領域的期刊。譬如說,每次投搞心血管領域,投稿三本期刊,每本期刊都建議要增加心衰竭住院這個outcome,當然第四次你要投稿,而且還要投稿心血管領域,那我強烈建議,你應該增加這個outcome。真的不想增加,我建議你換個領域投稿。

3.期刊reject,但是建議你轉投稿子期刊?
這是投稿時也很常遇到的一個建議,通常我都不會接受轉投,原因如下:
1. 我想投這本期刊,是因為我想在這本期刊刊登,而不是在他推薦的,通常轉投期刊IF分數一定會比較低。
2. 轉投也沒有1定保證會上。

建議轉投,我大部分也都是,謝謝再聯絡,趕快再投下一本.....

我想我已經假設各式各樣的情境,下次各位碰到reject letter,相信各位不會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個人是已經是機器人反射性的處理這些事情了.....

2018年8月1日 星期三

怎樣說服自己高血壓應該要服用藥物?




怎樣說服自己高血壓應該要服用藥物?

作者:陳天心

常常病患問我,可不可不吃高血壓藥物?

其實很有趣得是,藥物依從性,往往跟疾病不使用藥物的症狀有絕大關係。

如果你不吃藥物,症狀會很厲害,往往你會乖乖吃藥,特別是發生過生命危險的疾病,像是急性心肌梗塞,這時候藥物依從性很會很好。

但是疾病沒有症狀,往往藥物病患不願意乖乖吃,像是高血壓。但是沒有症狀,並不代表你的高血壓對你的身體沒有傷害。

雖然很多人都會跟你說,高血壓不吃藥會有很多併發症,腦中風,心臟病,但是我覺得高血壓對於中壯年人來說,其實最大的困擾是,高血壓-->血管硬化--->高血壓,是一個典型的惡性循環,如果今天血壓高不乖乖吃藥,其實最大的困擾是,沒過幾年,血壓會越來越高,你本來的高血壓藥物可能是1種,過幾年會吃到2種。本來血壓是140,過幾年就會到150, 160, 170。

當高血壓病患不吃藥,我都會用這種方式來說服病患。


2018年2月27日 星期二

數字貨幣認知:

比特幣心得:

比特幣(數字幣其中一)

有總量,約2100W顆,流通1000W顆
交易公開透明。
重要:成本6000美金。

數字貨幣在金融體系比喻:

簡單比喻:
1.比特幣:黃金
2.以太幣:美金
3.交易所:銀行
4.交易所帳戶:銀行戶頭
5.帳戶密碼:印章

比特幣特性:
1.轉帳快速(swift需要2~3天)

漲跌:
1.基本上都是大眾信心
2.每次暴跌大部分都是中國政府政策出台。
3.數字幣買賣,因為會24小時不關,漲蝶沒有限制。

如何用比特幣賺錢:
1.挖礦
2.搬磚(要用機器人同時操作,價差一瞬間會消失)
3.差價

關於交易心得:
1.用各式各樣的方法增加自己的持倉量。(數字幣有總量,原則會漲)
2.大漲要賣,大跌要買(你很想追加的時候賣,很想要賣的時候買)
3.躺著賺

其他心得
1.ICO不要碰
2.非比特幣和乙太舫最好不要碰,要碰要碰老幣

心得結論:

  1. 雖說比特幣並不符合價值性投資,類似貴金屬,但是他還是有現實世界的用途,主要用來眾籌集資很方便,比較不會受到金融法規的規範。
  2. 根據Xdite當場的說法,比特幣無論如何一定會慢慢升值,原因如下:1.比特幣是限量,而且還比黃金容易弄丟,所以量不會大幅增加2.比特幣大戶,都在追求慢慢增加自己的持倉量,3.比特幣在現實社會還是有用的。
  3. 唯一會比較擔心的是法規問題。因為法規會造成比特幣的大幅波動,但是價錢下降,也是進場的大好時機。

2017年4月4日 星期二

我最近發現有高血壓,我決定要看醫師,我該準備什麼東西?(民眾衛教)

作者:陳天心

現在很多人都有機會血壓上升,不管是第一次高血壓想要看醫師,或者是很多年的高血壓沒有再控制,心血來潮想要控制,或者是本來高血壓已經獲得控制,但是因為工作地點更換或者是居住地點更換,有時候是血壓控制不好想要更換醫師,這些情況都可能諮詢一位新的醫師。

各位會需要準備什麼資料呢?

最近的血壓紀錄:


最近的血壓紀錄是絕對重要的,最好可以有最近一個禮拜的血壓紀錄。

為什麼最近一個禮拜的血壓這麼重要呢?因為最近一個禮拜的血壓記錄可以提供很重要的資訊。

A.最近的血壓水平:因為血壓是一個起伏的狀態,不是一個非常穩定的狀態,甚至受到測量血壓人的技術影響會變動很大,所以通常測量血壓的初學者需要非常多次的測量,醫師才容易得知你的血壓水平在哪裡,開適當的藥物給你。

B.測量血壓者的技術水平或者是少見的繼發性高血壓:如果測量的血壓值沒有規律性,忽高忽低,除了少數的疾病會有這種變化,通常是因為測量者的血壓測量有問題,有時候是測量時休息不夠,有時候是測量的機器有問題。

最近和以前服用過的藥物名稱:


最近服用過的藥物,特別是高血壓藥物,對於醫師幫第一次見面的高血壓病患開立藥物,非常有幫助。

有人常常會有先去急診或者是一般的診所先開立藥物,這時候藥物的反應非常重要,譬如說,藥物使用後本來血壓從180後降到160

開立高血壓藥物國內外的治療指引,通常都會建議血壓藥物如何使用,但是其實最重要的,還是每個人的使用經驗。

譬如說,脈優(amlodipine)就是非常使用的藥物,絕大部分都不會有副作用。但是,有人吃了就是會水腫,臉紅,所以每個人的使用經驗對醫師開藥很重要。

以前有哪些疾病?最近是否有抽血數據?


有些特別疾病需要優先使用特定藥物。

最簡單來說,有心絞痛,需要優先使用beta受體阻斷劑。有糖尿病,需要先使用ACEi或者是ARB,另外心臟疾病要用特殊的藥物,這些都應該事先告知醫師。

當然如果有最近的抽血數據,當然就是最好的,腎功能,血糖,血脂都是很好協助高血壓藥物開立的數據。

總結一下:
我懷疑或者是我有高血壓,第一次高血壓看病該準備什麼資料?

1. 最近的血壓紀錄,讓醫師瞭解高血壓程度
2. 最近的高血壓藥物使用情況,讓醫師瞭解已經使用過的藥物和反應。
3. 告知已經患有的慢性病,包括糖尿病,如果有抽血數據更好。



2017年3月19日 星期日

在工作能夠保護自己的都只有你自己。



作者:陳天心

因為在工作的環境中,有好幾位工作伙伴因為生病,在此特別有感觸,特別寫下來這篇文章作為分享。

假設一個情況,

在大醫院有一位醫師同仁,工作努力,上司稱讚年輕有為,同仁稱讚工作努力,病患稱讚難得好醫師,結果有一天生病走了或者是暫時不能工作,你認為會發生什麼事情?

當然我想一定會發生的事情是:

上司:唉呀呀,這麼前途無量的屬下真是可惜阿~
同仁:唉呀呀,這麼負責任的同仁難找阿~
病患:唉呀呀,這麼仁心仁術的醫師怎麼這樣就沒了呢?

不過很又趣的是,你認為世界或者是醫院會因為這樣有任何停頓下或者是改變呢?

我這幾年的觀察是,一點都不會,接下來會發現的事情是..........

上司:唉呀呀,這麼前途無量的屬下真是可惜阿~
——>趕快找找有沒有其他更年輕的屬下來做他的工作,不然工作要自己做累死了。

同仁:唉呀呀,這麼負責任的同仁難找阿~
——>趕快把他留下來有價值的工作分一分,沒價值的屎缺要想理由不要接。

病患:唉呀呀,這麼仁心仁術的醫師怎麼這樣就沒了呢?
——>趕快打聽一下那一個醫師好,趕快去掛他的門診。

這個世界不會因為你不在,產生任何變動,活著的人會用最快的速度把你不在產生的空缺補平,然後繼續過日子。

或許大家會覺得這樣描述好無情,可是你能要求活著的人怎麼辦呢?你不在了,大家依然要吃要喝,要賺錢養家活口,生病了還是要看醫師,這些都是活下來的人要面對的。

所以過了這些年,我最佩服的不是那些對長官要求,同仁拜託,或者是病患請求照單全收的同事。

反而是可以會根據自己身體狀況,適當的接受或者是不接收額外工作的同仁,這樣最大的好處是,當你拜託他的時候,雖然有可能被拒絕,但是一但他答應了,他不會因為你做這些工作輕易出事情或者是生病。

接下來的結論雖然跟內文不太符合,但是也是非常有用的建議:

1.能夠照顧你的人只有你自己,長官同仁甚至家人,都不能為你的身體健康負責。
2.真的做不到第一點,請去保高額的保險,為你的家人給點保障吧。
3.第一點如果做不到,那拜託別攬太多屎缺在自己身上,免得你不在了,同仁接你的屎缺很辛苦。

2017年1月18日 星期三

健保資料庫研究新趨勢:



作者:陳天心

健保資料庫研究心得:

健保資料庫在2016年量產論文後,其實健保資料庫研究進入另外一個階段:

有資料不困難,做研究不困難,怎麼樣做的快做的好才是問題關鍵,內科系藥物研究已經是顯學:

1. 有資料不困難:
105年國衛院釋放出一批非常大的資料後,擁有資料的人太多了,找到有資料可以做研究的人不是太困難。

2.做研究並不困難:
其實很多人都會做健保資料庫研究,另外很多地方也有在教如何自己做,你只要花點錢,甚至也有人可以幫你做。

3.做的快做的好的關鍵:
不二法門就是就是得找很會做而且做的好的人教你,在我合作醫師超過20位,合作科系已經超過8科的經驗,健保資料庫初學者的最大困難在於:

A: 研究設計:
針對要投稿領域的期刊排名設計適當的研究設計極端重要。
拿rank 10%的期刊研究設計,去投ranking 50%的期刊,不但是殺雞用牛刀,而且是人家看不懂會給你退稿。(別笑,我真的發生過)。

拿rank 50%的期刊研究設計,去投ranking 10%的期刊,結果是,很乾脆快速,給你direct reject,你的文章不適合本期刊等級,回家練練吧。

B.enrollment和Event的定義:
光是CV event, Renal Event, pulmonary event, Liver event這些定義都非常複雜,初學者絕對可以定出來。

但是大家問自己一下,這些定義你打算望用住院還是門診甚至急診,藥物還是要開刀,一次還是兩次還是3次甚至更多?(我問的問題你看不懂?那經驗值不夠)

4.內科系藥物言就是顯學:
原因有二:

A.藥物健保資料庫定義準確:藥物在健保資料庫很明確,有開沒開,劑量都可以計算,只要做藥物研究,健保資料庫不準確的問題可以解決一大部分。

B.藥物研究吸引眼球:藥物研究人人愛看,A藥比較容易引起AMI,B藥容易引起癌症,這種聳動的主題誰不愛?不管是天天吃的藥物,還是你是罕病用藥,大家都愛看。

藥物研究還是一個老問題,你怎麼挑選一個適合的主題,沒人教learning cure很長,我自己個人的經驗是3年。

很開心的是,在2015~2016年兩年的實驗裡,我們團隊的新手大約1年左右就可以發表在不錯的期刊。目前團隊的紀錄是,新手(從沒發過1篇健保資料庫研究)從開始討論到正式刊登的時間是,一年3個月,分數是4分多的期刊。

結論:

健保資料庫研究現在變成有資料不困難,做研究不困難,怎麼樣做的快做的好才是問題關鍵,內科系藥物研究已經是顯學。

2016年7月29日 星期五

內科住院醫師怎樣才能考過內專口試?

作者:陳天心


內科住院醫師怎樣才能考過內專口試?


突發心血想到這個議題,其實以前在跟內科住院醫師學弟也常討論到這個問題,上網一查往往都是在介紹自己在考試的時候過程,發生的事情,這些其實對考內專當然有幫助,但是幫助不多。

其實在回答這個問題的答案之前,各位內科住院醫師要先想想下面這兩個問題:


1. 為何內科專科醫師口試是多位考官對多位考生?


我10前的經驗是,5位考官對8位考生。

各位不覺得這種考照方法很有趣?

我設想一個的理想內科專科考試方法:
內科次專科包括傳統四大科:心臟內科,胸腔內科,胃腸肝膽科,腎臟科,5~6小科:新陳代謝科,腫瘤科,血液科,風濕免疫科,感染科,一般內科。

理論上最適當的內科專科醫師考照方法是,這11個專科都請一位教授來,11比1位考生的方法,來仔細評估這位考生在個次專科的程度,最後在11位一起開會來決定,該位考生是否適合得到內科專科醫師執照。

當然,事實上,內科專科醫師口試不是採用這種方法。

各位內科住院醫師有想過為什麼嗎?

事實上我的合理推測是,就是考官人力嚴重不足或者是內科專科醫學會經費不足以支持這種考試方法:

上述的完美考試方法,雖然存在,但是我們內科專科醫學會並不採用這種方法。

為什麼?
因為人力太貴而且也不夠那麼多人。

幫內科住院醫師考試,特別是口試,是一個耗費巨大人力資源的事情

這種工作需要使用哪種人力,1. 要幫考生口試,一定是要個內科專科醫師2.而且需要相對資深,我想至少也要有內科專科執照10年以上,甚至我想可能要15年的教授
比較不會有爭議。

內科專科一年通過人數2014年是200人,請問你要消耗多少教授呢?

答案是200人X10人X6分鐘(假設一個專科醫師問一位考生花6分鐘)=12000人-分鐘=200人-小時,每小時要800元(OSCE考官價每小時800元,或許內科專科考試價錢比這個高),考一次考試需要16萬。這還是通過的人數,其實還要加上沒通過的,另外6分鐘我也覺得不太夠用,如果要我評估考生的心臟內科程度,讓我單獨來問,可能要20分鐘,我想我們就加倍6分鐘,12分鐘,所以進行一次內科專科醫師考試需要32萬。

不說這不是一筆每年都要花的小錢,而且最重要的是,哪來那麼多教授副教授,我認識有能力在做事的教授副教授,全部都忙得要命,誰有空來這邊花半天時間搞這個接近是一種志工性質的工作。

所以基於這種原則,內科專科考試理論上不會做非常嚴格的篩選,理論上只要挑出裡面程度很差的內科住院醫師就可以。(我猜大約是10%~20%左右)


2. 內科專科醫師執照用處?


其實你考內科專科有什麼用?這是一個很神奇的問題,你問很多資深的醫師,他可能不一定能夠回答的出來。

其實內科專科執照只有一種最重要的功能,最為內科次專科考試的跳板,因為很多內科次專科都需要內科專科職業執照。

所以今天萬一你內專沒過,你的內科次專科沒辦法考,這會危急住院醫師職業選擇,所以基本上並不會刁難。

有了上述背景,各位可以想想這個問題:

內科住院醫師怎樣才能考過內專口試?

其實這個問題等於

怎要內科專科醫師考官可以在最短時間篩選出程度最差的內科專科醫師?

在我的考試經驗和8年主治醫師的經驗,我的方法是,用簡單的醫學問題來做初步篩選可能程度差的考生1~2位,在把剩下約1/3的時間花在這個程度差的考生身上,確定他的程度到底有多差,最後所有考官一起決定要不要把他當掉。

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又變成:

如何在內科專科醫師口試開始的前幾個問題,不要變成最差的考生?

最後的問題是,哪些是最有可能在內科專科醫師考試會出現的問題?

簡單的醫學問題就是根據年齡性別加上症狀和症狀發生的時間隨機組合產生的問題。

舉例來說:

20歲男性下午突發性胸痛,請問如何處理?

30歲女性咳嗽6個月,請問如何處理?

40歲男性今天早上突發性大量嘔血,請問如何處理?

50歲女性反覆小便檢驗有RBC 500以上,請問如何處理?

60歲男性空腹血糖發現600,請問如何處理?

……..

這些隨機排列組的問題,雖然簡單,但是要有條理的,獨自講30分鐘以上的答案,是需要經過訓練的。

但是如果各位考生,如果你做不到,你就有可能在初步的篩選被定義成程度差的考生,接下來時間就會很難熬,因為你會一直被問問題。

回到這篇文章,針對要考內科專科醫師考試的考生,我的建議是:

1. 對於各種各樣的問題的鑑別診斷,一定要讀熟,我的方法是Harrison有整個section都在講這些,請讀熟。
2. 不管你口才好不好,請務必訓練對一群人說話的能力,如果你滿腹經文,可是口試時,吱吱嗚嗚講不出東西,還是有可能會跟程度不好的人定義成程度差的一組。

接下來,針對大家常見的問題我來回答。

1. 總是白木的考生或者是機車的考官準備超難的病例,怎麼辦?


基本上,這些很難的問題,我們內科醫師往往重視的鑑別診斷的過程,答案其實不太重要。

最重要的是,準備很難的問題,把所有考生都難倒,這有啥屁用,浪費考官和考生的時間而已,因為問這種問題對篩選程度好壞沒有幫助。

我也可以出很難,我示範給你看:

30歲男性,胸悶住院,後來發現EF:36%,心導管檢查發現為ALCAPA syndrom(也可以秀血管攝影片子),請問我們該如何處理?

這種明顯的就是要你知道Anomalous origin of the left coronary artery from the pulmonary artery (ALCAPA) 這個病,然後才能回答。不過這種病我一輩子就只看過兩例,誰會阿,想必問出來大家都不會,那不是浪費大家時間嗎?

所以大家要知道,問很難的問題,大家都沒好處,我想大概只有時間多的要命的考官,或是沒經驗的考官才會幹這種事情。

大家碰到很難的問題怎麼辦?老實說不知道就好,誠實點也是有印象分數的,如果上述我提的問題,你知道要會診心臟內科,我已經很佩服你了,你還知道這是心臟病。

2.我是考生,我自己覺得我是內科難得一見的天才,可能台灣皆下來10年都見不到像我這樣的天才,我就是想要在內科專科醫師壓倒所有考生,怎麼辦?


你看過那些來跟你考的人就知道,有些人已經都已經年紀不小了,這些人不是想混口飯吃或者就是把考內科專科醫師作為人生最後的幾個願望,你有必要嗎?

我的建議是,你的天分發揮在內科專科醫師考試太可惜了,台灣有很多問題需要你來挑戰,例如:

如何在健保體制下,改善內科醫師不正常的給付?

或者是

挑戰醫學研究,寫一篇original article正式刊登在NEJM, Lancet, JAMA呢?

如果你是天才,能夠做到這些,大家都會感謝或佩服你的。

3. 你都把內專口試的機密都講出來了,制度改了怎麼辦?


我敢講就是這個制度改不了,這種口試制度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和人力狀態下發展出來,就算知道缺陷也很改不了。

唯一可能改的幾個可能性為:1.內科專科醫師執照突然變得很值錢,有這個執照政府每年發300萬給有這個執照的人,考生變多,執照會變得很難考。2.突然報考內科專科醫師的考生大幅下降,每年不到100個人報考。

1.不可能發生,台灣大家都沒錢。
2.2萬一發生了,執照更好考,直接筆試過了就發執照算拉。

考內專的考生請讀讀我這篇文章,肯定會有幫助的。

另外我也分享我10年前的內專考試經驗:


我記的是6位學生對5位老師(對不起我記不清楚了)。

我是考生從前面數過來第一位,我已經按照上面的方法準備了。

首先第一個case是,X歲男性咳嗽半年,你覺得要如何處理?

我當然是第一個被問到的人,我當然不會放過這種優勢,我就詳細針對咳嗽常見的鑑別診斷從病史我要詢問什麼,身體檢查要做什麼,最後根據我的判斷最有可能是什麼來安排適當的檢查和治療,當然你以為考官會讓我講完,當然不會,他看我講得很有條理和道理,5分鐘就喊停了,皆下來這個case都在問其他考生。

第二個case是RUQ pain+ fever,身為順位第一的人又有這個優勢回答這個問題,我又按照上面的邏輯滔滔不絕講,這次只花了2分鐘,考官就讓我閉嘴了。

當然經過這兩個case的篩選,我已經是被考官認為不是那種程度不好的考生,考官的問題後來集中在2為考生身上,當然到了最後,就是到最後一個考生身上了

當然這位考生肯定沒向我這樣有心理準備做好對這種艱困的環境的應對,反而已經驚慌失措,後來他回答問題,我在旁邊雖然是發呆,但是聽到後來也只能搖搖頭。

我印象最深的是,考官後來對他不知道是失望還是,還是想要給他鼓勵一下,幾乎是已經開始問很送分的問題了,問他說,請問正常心跳應該幾下阿?

這位跟我同期的考生居然回答50到100下/分,當然聽到這裡,我已經覺得想替他掉眼淚,因為基本他已經是驚慌失措了。

最後我跟大家總結一下:

1. 內專口試前,務必針對常見的問題做口頭準備(準備得case也是),通常是常見各科的主訴,以及重要的鑑別診斷,記得簡單常見的病不會,比那些困難從沒聽過的病不會,還要糟糕很多。
2. 內專口試我個人感覺通過率應該有9成,口試初期,大家的任務如下如果你是那9成,你的任務是維持你平常的水準,如果你是那一成,怎樣變成或隱藏成為那9成。
3. 口試時間到後1/3,你還被問問題,表示你已經被考官認為是後段班,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冷靜誠實回答每一題,讓考官知道你的水平在哪裡,記得考官是想你過,不是想你不過,這時候假裝很會但是都答錯對你沒有任何幫忙,不會就趕快說不會,爭取下一題回答比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