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1日 星期二

健保資料庫研究之手術研究1:研究分享之台灣頸動脈支架置放:


作者:陳天心
研究第一作者:蔡明龍醫師
統計顧問:林星帆

之前答應人家要連寫30天關於健保資料庫的研究,後來發現真的不可能,1是不是整天挂網上發文2.如果沒有好好構思對大家只是添亂,後來想想先想辦法構思一個月,再來發文,真的是抱歉。

其實手術研究是天心最先想到的健保資料庫研究,這篇研究大約開始構思應該是在2012年初,最近發表於PLOS ONE(http://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121016)。

研究設計:

想法很簡單,其時就是把健保資料庫中有做頸動脈支架的病人找出來,然後分析術後30天,1年,或者是overall觀察期發生的中風,急性心肌梗塞和死亡的危險因子分析,這是一個非常標準典型的retrospective study。


研究結果和發現:


研究成果在新思維快訊中已經分享,這邊就不多說。

但是裡面我覺得對臨床醫師相當實用的,就是術後一年MACE發生的機率高達20.4%,其中包括再中風13.1%,急性心肌梗塞1.5%,死亡7.4%。表示需要接受這個手術的病患是高風險族群,儘管手術當中是相對安全,而且手術後的這些併發症其實跟手術沒有特別大的關係(講併發症似乎不太貼切),只是這些人本來就是心血管病的高危險病人,所以容易發生這些疾病,所以在手術前,手術術者應該跟患者解釋清楚,手術一年內大約1/5的病人可能會發生這些問題。

對於術者來說,在做之前,應該謹慎挑選患者,確定益處大於壞處的病人在做,或許是這個手術最重要的事情。

會這樣說,各位可以看看最後一個table術後死亡原因分析,敗血症(23.3%),心臟血管病(18.1%),缺血性腦中風(16.3%),癌症(14.5%),如果手術成功了,病患最後死於一些非腦中風相關的疾病,其實是醫病健保三輸的結果。

膽固醇過高對於死亡是保護因子?


其實各位有沒有注意到,dyslipidemia在中風,心肌梗塞中居然是neutral effect,而且在預測死亡中的風險因子,dyslipidemia是保護因子。這根以往的觀念完全不同,天心在研究進行到一半,為這件事情傷透腦筋。

要知道,如果研究投稿時,有一些關鍵參數對於研究的影響沒有說明清楚,很多reviewer會以研究數據有潜在bias來拒絕這篇研究刊登,所以天心團隊一定得想辦法解決這件事情,那我是如何解決這件事情呢?

天心團隊那時候先對照dyslipidemia和以往大型研究是否有不同,再之前CREST trial中,dyslipidemia的比例高達8成,天心團隊的研究只有4成。問題可能就出在這裡,是不是dyslipidemia這個參數偵測錯誤,那時後除了診斷碼之外,又在補上所有statin藥物的使用來偵測,最後也只有5成多。

後來一想,發現應該是健保對於statin給付的問題,健保statin給付去年才更新,但是在這之前,健保對於statin類的藥物,給付一直跟不上國際指南,所以很多病人應該診斷dyslipidemia病人都落在沒有dyslipidemia那組。這時候有一個很有詭異且很悲哀的事情就是,很多該服用statin的病人,因為健保guideline的關係,本認為沒有dyslipidemia,所以在最後,那些人沒有獲得適當的治療,結果當然是,預後比有治療的人還要差。

後來天心團隊很老實的把這項發現寫在limitation,而且dyslipidemia並不是本篇研究的主要參數,也不會影響本篇研究的結果,reviewer最後也接受了。

為什麼要用健保資料庫來做手術研究?


最後大家會問這個問題,天心簡單回答理由有2:

1.手術有無明確:在健保資料庫中,手術有無非常明確,特別是如果你是用醫令碼來偵測,錯誤相對少很多,只要手術有無這件事情明確,研究自然好做。

2.數大就是美:醫學研究,無可避免地會碰上數量問題,頸動脈支架就算在醫學中心,每年可以超過100台的就可以說是台灣排名前3名的醫院了,如果使用健保資料庫,如果你的研究有2849例數(這已經是同類研究中,全世界數量最大的),別人要否定你的研究,總要仔細看過你的文章,才好拒絕不是嗎?

這是天心健保資料庫手術研究系列的第一篇,雖然這不是天心的第一篇健保資料研究,但是理解起來最簡單的研究。